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陆军作为国家的基石,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建设,陆军始终英勇无畏,屡立战功。本文将带领大家回顾陆军辉煌的战绩,感受铁血荣耀。
一、抗日战争时期的辉煌战绩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陆军英勇抗击日军侵略,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战例:
| 战役名称 | 时间 | 战果 |
|---|---|---|
| 平型关大捷 | 1937年9月 | 打击日军约1000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
| 台儿庄战役 | 1938年3月 | 歼敌约1.5万人,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之一 |
| 百团大战 | 1940年8月 | 攻击日军据点2900余处,毙伤俘敌2.5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 |
| 上甘岭战役 | 1952年10月 | 歼敌2.5万余人,巩固了朝鲜战场的战局 |
二、解放战争时期的辉煌战绩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陆军在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下,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战役:
| 战役名称 | 时间 | 战果 |
|---|---|---|
| 淮海战役 | 1948年11月 | 歼敌55.5万人,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和东北地区 |
| 平津战役 | 1948年11月 | 歼敌52.1万人,解放了华北全境 |
| 渡江战役 | 1949年4月 | 歼敌43.3万人,解放了南京,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
三、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军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战斗力。以下是一些重要成果:
| 项目 | 时间 | 成果 |
|---|---|---|
| 指挥自动化系统 | 20世纪90年代 | 提高了指挥效率,使陆军作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
| 信息化作战系统 | 21世纪初 | 建立了信息化作战体系,使我军陆军在信息化战争中具备优势 |
| 装备现代化 | 21世纪10年代 | 更新换代了大量武器装备,提高了陆军的整体战斗力 |
四、陆军辉煌战绩的意义
陆军辉煌的战绩,不仅展示了我国军队的英勇无畏,更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敢于斗争的精神。以下是陆军战绩的重要意义:
1. 捍卫国家主权:陆军战绩有力地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尊重。
2. 维护国家安全:陆军战绩有效维护了国家安全,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
3. 传承民族精神:陆军战绩传承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敢于斗争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陆军辉煌的战绩是我国历史的瑰宝,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新时代,陆军将继续发扬光荣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虎式坦克的所有战绩
虎式坦克的战绩如下:
1、1943年2月,曼施坦因指挥了哈尔科夫反击战,装备一营虎式坦克的党卫军第二装甲军担当主力。一次战斗中,两辆虎式坦克向两公里以外的苏军一个坦克集群猛烈开火,当场击毁16辆T-34/76坦克,追击过程中又击毁18辆苏军坦克。
2、1942年9月3日,德军坦克团指挥官艾迪·埃特指挥的德意志近卫独立重型坦克第72团,在列宁格勒附近的梅尔斯堡镇上遭遇了一个旅的苏军重型坦克,随后的长时间战斗中,虎式坦克击毁击伤苏军KV-1重型坦克总计130余辆。德军坦克手斯迪欧·皮德一人驾驶的第315号虎式坦克就独自摧毁了25辆坦克。
3、1942年12月,在北非突尼斯附近,501重型坦克营的“虎”式坦克参战,1943年2月14日的凯塞林山口战役,在Sid Bou Zid战役之中,501重装甲营与第21装甲师一道将美军杀个大败,美军海涛尔部队的数十辆谢尔曼坦克遭到了虎式坦克的大屠杀。
4、在诺曼底登陆中,武装党卫军上尉米歇尔·魏特曼驾驶虎式坦克一次性把英军25辆坦克吃掉,同时还摧毁了28辆半履带车辆和卡车。
5、1945年4、5月,最后的虎式坦克参加了柏林的防御战。
扩展资料:
“虎王”坦克从1943年12月到1945年3月一共生产了489辆。体现了许多新的技术特征,首先是它采用了两种新型炮塔,一种是亨舍尔公司(克虏伯公司制造)的炮塔,一种是波尔舍公司(韦格曼公司制造)的。
“虎王“坦克装备一门KwK 43/L71型88mm加农炮,这种火炮是二战期间德军装备坦克的火炮中威力最大的,身管长6.3m,它能在2000m的距离上直接击穿美制M4“谢尔曼”坦克的主装甲,所用的弹种包括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不仅是“谢尔曼”坦克,它几乎可以击穿二战中盟军所有型号的坦克。
1944年晚期,克虏伯公司曾打算让所有的“虎王”坦克换装威力更大的105mm口径的KwK44 L/68火炮,不过最终没有实现。“虎王”坦克的车体和炮塔为钢装甲焊接结构,防弹外形较好。正面装甲厚度比“虎”式坦克有较大提高,成为盟军的一种很难对付的坦克,仅有一些火炮在较近的射击距离上可以对它构成威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虎式重型坦克
世界各国的陆军排名
1.欧洲战神:德国陆军
光荣的传统,严格的纪律,优秀的指挥官,战术素养极高的士兵,高昂的士气,精良的武器装备与有力的后勤保障……无论从任何角度讲,以条顿武士精神为其灵魂的德国陆军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经创造了只有伟大的拿破仑的军队才能与其媲美的辉煌战绩,而当年战败的原因,乃其帝国领袖整体大战略的失误,致使德意志武士在强敌群起而攻之的极度恶劣的环境下连续苦战六载,精英几乎消耗殆尽,然虽败而不失其骄傲与尊严。秦隼唯以一言而评之:天亡我也,非战之过也!
2.北美雄鹰:美国陆军/海军陆战队
秉承独立战争反抗暴政争取自由、以弱胜强的优良传统,在强大的国力支持下,拥有令人羡慕的强劲武备,精确的协同作战能力,良好的单兵素质,个性鲜明的指挥官,抱定乐观必胜信念的士气,创造出“几乎赢得二十世纪所有战争的胜利”的战绩。有些人认为美国人不能吃苦,这绝对是胡说,让他看看当年鲜血盈海的奥马哈海滩、冰天雪地的阿登森林、酷热似火的北非、人间炼狱般的太平洋诸岛吧,哪里的胜利不是无数的美国年青的战士用鲜血换来的!世界陆军第二把交椅非其莫属。秦隼意见:尊重他,学习他,超过他!
3.东方巨龙: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先进的政治思想,敢于蔑视任何强敌、以弱胜强的光辉传统,严明的纪律,高昂的士气,英勇的战士,优秀的指挥官,英明的政治领袖,人民的支持,一切“人和”的因素这支军队都具备,决定了这是一支“文明之师、威武之师、胜利之师”。在极端恶劣的国内国际环境下,由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击溃了反动军阀、日本鬼子、蒋家王朝数十倍于己的围攻,与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在朝鲜打成平手,在被南亚恶敌偷袭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获得自卫反击的完胜,用血肉之躯捕猎珍宝岛凶猛的北极熊,以被十年浩劫破坏的钝剑粉碎南方小霸“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美梦。解放军所作的一切使中国人找回了久违的、丧失百年的尊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支军队的保卫下,任何敢于踏上神州大地的敌人都将被化为齑粉!人民陆军世界第三的排名应该能让爱他的国民和恨他的敌人都心服口服。秦隼感言:眼下这支涌现过董存瑞、黄继光等无数战斗英雄的部队确实面临一些困难,需要的是我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我们自己的子弟兵,自己不爱,难道让敌人爱?
4.东亚恶魔:日本陆军
虽然对它怀着刻骨铭心的仇恨,但是秦隼不得不承认,历来极具尚武精神的倭族,虽然培养出的是一支野蛮、凶残、灭绝人性的禽兽军队,却同时也是一支极具战斗力的军队。当年侵华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经常看到“对飞蝗般密集的弹雨视如不见”的鬼子发起令人毛骨悚然的猛烈冲锋,极少数怯阵者被军官立劈成两半。一个鬼子士兵仅凭口袋里的几个饭团即可坚持作战七天之久,难怪少量的鬼子面对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或者美英联军能够毫无惧色,如下山猛兽般横扫一切。其狂热好战的国王与大臣,以及滋生罪恶的根本--日本国民,都决定了这个民族的侵略本性。所以任何时代,这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头号死敌,这支军队亦是人民解放军的最强死敌。把它排在第四的位置,也是无奈的事实。秦隼的意见: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坚决消灭它!
5.北方巨熊:俄国陆军/苏联红军
勇猛的红军战士,意志坚定的领袖,俄罗斯人广阔如其国土般博大的胸怀,决定了他能够战胜一切敢于主动冒犯他的强敌。虽然可能有时其战略思维和战术素养相比强敌有所不足,但他拥有一切优秀军人最重要的素质:勇敢!虽然目前这支军队陷入了暂时的困境,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俄罗斯这个优秀的民族,库图左夫和朱可夫的继承人,绝对不会甘于现状,恢复其往日的辉煌只是个时间问题。世界第五的排名对他和俄罗斯而言应该都是客观和可以接受的。秦隼的意见:时刻警惕他!
6.东南恶虎:越南陆军
先不要拿砖砸我。试想,一个小小的东南亚民族,如何在经历中国人、日本人、法国人、美国人的轮番侵略和奴役后,敢于顽强的拿起武器,向一切强敌抗争,最终赢得了独立和尊严。尽管随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进行侵略和扩张遭到失败,但一时的发烧并不是使它敢于自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唯一理由。至今许多解放军老兵提到那些冒着枪林炮雨冲锋并被打死在我军阵地前几米处的越南官兵,言语间流露着尊敬和赞叹,其高昂的士气和勇猛的作风与解放军不相上下,足以令任何敌人不敢小看,虽然它的兽性和残暴不输给日军。把它放在世界第六的位置上,就是不为别的,那些为了民族独立自由而战死的越南军人也应当受到这样的尊重。秦隼的意见:瓦解它,打击它,消灭它!
7.不列颠雄狮:英国陆军/海军陆战队
继承日不落帝国的世纪余威,虽然不及其海军的强大,但为了民族的安全和尊严,盎格鲁-萨克森人在二战中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并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在远离其国土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以弱胜强战胜在家门口作战的数万阿根廷军队,多少为日渐老迈和没落的帝国挽回了些许往日的辉煌。虽然近年来其逐渐成为美军的附庸,但其饱经沧桑的脸上仍然保存着英国人特有的孤傲和倔强,老七的位置反映了其往日的强盛和如今的没落。秦隼评之: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8.高卢雄鸡:法国陆军
当横扫欧洲的德国坦克集群碾碎“世界第一陆军强国”的美梦占领巴黎时,高卢雄鸡并没有就此低下骄傲的头,法国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地下抵抗运动,在戴高乐将军的带领下,法兰西军人终于得以一血前耻,将侵略者赶出祖国。然而其随后的侵略越南、侵略埃及、侵略阿尔及利亚的战争的失败,令刚刚正名的法兰西陆军威风扫地。高卢武士终于成为只能守卫自家门户的劲旅,看着美军在世界各地纵横驰骋,多少会流露出一丝羡慕,一丝妒忌,同时也宣告了其老八的排名。秦隼感慨:难道拿破仑是这个民族的唯一辉煌?
9.沙漠猎豹:以色列陆军
在这个微型超级大国的军队中,陆军要略逊于其战果辉煌的空军,曾经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遭遇几乎被全歼的危机,但是其战斗力的确不容小视,刚猛的沙龙,运筹帷幄的拉宾,出奇制胜的特战部队,在第二、三次中东战争中如风卷残云般横扫数十倍于己的阿拉伯联军,在第一、四次中东战争中最终反败为胜,在被阿拉伯人包围的海洋中间,开辟出了犹太人生存的孤岛。这是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全民皆兵的犹太武士之旅,也许老九的位置对他而言还有些不能接受。秦隼的看法:以色列VS阿拉伯世界等于一只正在成长的猎豹VS一群正在衰老且互相残害的土狼,最终结果不言而明。
10.南亚恶狼:印度陆军
这个排名似乎有滥竽充数之嫌,不过除去当年以精锐部队惨败于毫无准备的解放军之手那次之外,其侵略和扩张还是相当成功的,入侵克什米尔,肢解东巴基斯坦,吞并锡金、渗透尼泊尔、不丹,出兵斯里兰卡,陆军都充当了阿三这个南亚暴发户的急先锋。如果仅凭其作战经验和战果的话,也许能充当一下这次排名的“孙山”。
加拿大陆军在二战时有什么战绩么
不列颠空战 1940年6月德军占领西欧大陆后,于7月制定从海上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不少加拿大人自1939年开始陆续加入了英国空军的"飓风”、"喷火”等空军中队;而加拿大皇家空军第一空军中队则成为第一支独立组队参加空战的加拿大空军队伍,联同英国、法国的皇家空军向强大的德国空军发起抗击。在1940年8月26日的战斗中,加拿大空军击落三架德国战机、损坏四架;10月中旬,又击落31架德国敌机,损毁43架。这场二战史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空战从1940年7月16日开始历时九个多月,英国遭受了史无前例的袭击,德军共出动飞机416万多架次,向英国投掷6万吨炸弹,炸死炸伤英国居民8.6万余人,炸毁100多万栋建筑物,英军以915架飞机和414名飞行员的代价摧毁了1733架德机,击毙和俘获6000名德国飞行员,取得了空战的胜利,使德军征服英国的计划未能得惩。此役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次失败的战役。英国也由此成为日后欧洲抵抗运动和盟国反攻欧洲大陆的基地。因此,德国进攻苏联后,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境地。在1939年至1945年的六年间,加拿大皇家空军二十三万男兵和一万七千名女兵组成的86支中队参加了二战多次空战,一万七千多人在战斗中牺牲。到1945年,战果累累的加拿大皇家空军也成长为世界第四大空军。香港保卫战加拿大陆军在二战战场上与侵略者第一次正面接触的大型战役是1941年11月的"香港保卫战”。 1941年11月,加拿大派出1975名士兵前往香港,帮助英国守卫这块殖民地,抵抗日本侵略军。由于装备不齐全和缺乏训练,加拿大士兵遭到日军的沉重打击,290名加拿大军人阵亡,其余的人被日军俘虏,被俘的加拿大军人,在日本集中营里从事繁重的苦役,300多人被虐待致死。 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登陆香港,经过18天的最后抵抗,英军最终投降,年12月25日,香港总督杨慕琦与日军代表签订”停战协定”,香港沦陷,开始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日本也得以将其侵略势力扩展到整个太平洋地区。迪耶普奇袭战 1942年春,战争形势对同盟国极为不利:欧洲战场上,纳粹德国占领了整个西欧并侵入苏联腹地;北非战场上,德军逼近埃及;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占领了整个东南亚。但此时英国做的仅仅是同纳粹德国隔着英吉利海峡对峙,斯大林要求丘吉尔立即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缓解苏联的压力。然而,这时的英国和美国还不具备大规模登陆的实力。受形势所迫,丘吉尔决定于1942年在法国沿岸某处发动一次奇袭。以吸引德军的注意力,缓解东线压力,同时也希望通过实战试验新装备,获取两栖登陆作战经验。这次代号为"庆典”的奇袭行动选在了法国港口小镇迪耶普(Dieppe)。迪耶普处于英吉利海峡最窄处,进攻路线短,而且处于皇家空军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之内。这次作战的直接目标是摧毁德军的防御工事并抓获一些俘虏,获取军事情报。登陆部队总兵力6100多人,包括4963名加拿大官兵、1000名英军敢死队员和50名美军观察员。皇家空军抽调了74个飞行中队为此次行动提供空中支援。加拿大第2步兵师师长J·H·Robert少将负责统一指挥。按照行动计划,加军和英军首先在迪耶普东西两侧的4个地点登陆,摧毁那里的德军炮兵阵地。在发起侧翼进攻半小时后,加军2个步兵团和1个坦克团将在迪耶普海滩登陆。 8月18日深夜,加军和英军进攻部队乘上登陆舰艇,同其他护航舰只一道,驶向迪耶普。8月19日清晨,准备冲击滩头的英军登陆艇意外遭遇了一队德军巡逻艇。双方交火声惊动了德军守卫部队。德军的岸炮、反坦克炮、迫击炮和轻重机枪一起向加拿大登陆艇、坦克团和英国敢死队员们开火,伤亡惨重。只有370名加军士兵幸免逃离了迪耶普海滩。与此同时,同盟军空军在空中同德国空军展开了一场同样激烈的空战。法国皇家空军损失巨大,106架战斗机被击落;加拿大皇家空军损失13架战斗机。整个战役到上午11点结束,作为英美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一次悲壮预演,迪耶普奇袭以彻底的惨败而告终。参战的加拿大军人阵亡3367人、受伤568人、被俘1946人,其中907人在囚禁中死亡,只有210名战俘最终回到加拿大;英军敢死队总共伤亡和被俘247人。皇家海军损失1艘驱逐舰、33艘登陆艇和550名水兵。皇家空军牺牲了153名空勤人员。然而,对于两年后的诺曼底登陆而言,迪耶普奇袭带来了太多的启示:必须完全获得制空权才能确保登陆舰队靠近海滩;在滩头阵地被完全控制之前,坦克部队不应过早登陆;对敌军重点防卫地区不应在正面登陆强攻,而应在两翼登陆迂回;迪耶普奇袭还使希特勒误以为盟军在两年后仍会选择在英吉利海峡较窄处的加莱登陆,并将德军主力错误地部署到该地区,使盟军在诺曼底的登陆得以顺利进行。作者/来源:杰西第156期《蒙城华人报》--蒙特利尔发行量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中文报纸莱茵河战役结束后,盟军开始了对欧洲西北部战场的最后清剿。1945年3月23日,盟军开始跨越莱茵河。尽管加拿大第一集团军没有跨越莱茵河作战的计划,但该支部队中的加拿大第九步兵旅,在英国军队的指挥下,参与了在Rees跨越莱茵河的行程;与此同时,加拿大伞兵团第一营成功在莱茵河东部的Wesel着陆;几天后,加军陆军第三师成功跨越莱茵河,向Emmerich进发。盟军部队的主要目标是全取德国。此时,在东线战场节节胜利的苏联红军,在莫斯科、库尔斯克和斯大林格勒顽强奋战,冲破德军防线,并以不可阻挡之势向西挺进,迫近奥地利,准备进军到奥得河(Oder River),向柏林发起攻势。加拿大大部队在战争最后时刻的任务是打开荷兰东部Arnhem城的北部通道,为北部的盟军前线战事保证供给,同时清扫荷兰东北部的残余势力,包括德国东部海岸带至易北河(Elbe River),及荷兰西部地区。此时的加拿大第一集团军已经当年在意大利参战的加拿大第一军团要更强大、更完善。这也是加拿大陆军两支军团在二战中首次联手作战。加拿大第二军团负责清除荷兰东北部和德国海岸的敌军;加拿大第一军团则要在荷兰北部的Maas,与德国残余部队作战。加拿大第二军向北方推进的速度很快,很快便完成了即定的战斗任务,沿途受到荷兰民众的热烈欢迎。在右翼,由少将Vokes指挥的加拿大第四装甲师于4月5日跨过Twente运河,向前推进到Almelo on,从东面迂回重新进入德国境内;在中翼,加拿大第二师渡过Schipbeck运河,在4月16日前后,实际上已进入荷兰北部的战线;左翼的第三师负责清除Ijssel地区的敌军,经过几天艰苦斗争,他们也于4月6日占领了历史上著名的Zutphen,然后向前推进,夺取了Deventer, Zwolle, Leeuwarden,并在4月18日到达德国海岸。加拿大第二军继续把战果从荷兰东部扩大到德国西部。加拿大第四师在Meppen跨过Ems河,与波兰第一装甲旅汇合,联手强攻德国的Emden, Wilhelmshaven, Oldenburg;这时第三师也移向Emden;第二师则从格罗宁根(Groningen)转入奥登伯格(Oldenburg)在荷兰西部的加拿大第一军,包含了加拿大第一步兵师、第五装甲师,由Charles Foulkes中尉指挥,主要任务是解放Maas河北部的地区,这个地区最大的城市有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鹿特丹(Rotterdam)和海牙(Hague)。在经过一个“饥饿的冬天”,这个地区的民众正承受着无尽的痛苦。食物耗尽、燃料几乎用完、运输实际上已中断,上万民众在饥寒交迫中面临死亡的威胁。攻打Arnhem的战役于4月12日开始,经过两天的巷战,城中的敌军基本消灭,加军第五师接着朝北部三十多英里的Ijsselmeer进军,切断了敌军在Apeldoorn抵御加军第五师进攻的后防线,于4月17日夺取了Apeldoorn。 4月28日前后,德军在荷兰的防线节节后退到Wageningen与Amersfoort及海岸一线,这条战线被称为“Grebbe防线”。由于那段时间盟军正在安排休战协定谈判,荷兰西部的战事暂停,食品供给逐步运抵荷兰,解救饥饿的民众。 4月25,美军与苏联红军在德国托尔高市附近的易北河一座被破坏的桥上胜利会师,几天后,两支军队携手前进,于4月30日攻占了纳粹德国的最后堡垒柏林,希特勒自杀身亡,盟军结束了在欧洲战场的最后一仗。德军于5月7日在法国的兰斯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二战欧洲战场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欧洲战场胜利的消息于5月7日加东时间晚上9点36分传到了加拿大,一时间群情欢腾,从哈利法克斯到蒙特利尔,从渥太华到多伦多,到处是欢呼的人群,大大小小的教堂一起鸣钟庆贺,人们纷纷走上大街,举杯同庆胜利;此时的加拿大军人主要驻守在荷兰,军人们在Utrecht和阿姆斯特丹参加了当地的庆祝仪式。美、英、苏协商后将1945年5月8日确定为欧洲胜利日(Victory-in-Europe Day,简称V-E Day),这一天标志着欧洲战场全面结束,当英国首相邱吉尔通过广播向全世界宣布这一消息的时候,加拿大人也同步收听这一广播,欧洲开始欢庆胜利,加拿大也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包括在渥太华国会山庄的游行,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的民众也涌上街头。然而,加拿大人在庆祝胜利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事件,在哈利法克斯,街上拥满了人,特别是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直为战事所紧张的海军和陆军军人。哈利法克斯和Dartmouth的酒水店当天都关了门,庆祝活动开始后,人群显得越来越激动,一小部分人开始冲砸碎酒水店,破坏行动逐渐扩大,拥挤的人群发生骚乱,最后导致3人死亡、207家店铺被砸,554家商号受到损失、多人被拘捕。太平洋战争结束当全球各地上百万民众庆祝欧洲胜利之时,盟军领导人们则在准备太平洋战场的最后决战,盟军的所有力量将全力打击日本。加拿大军人也准备参加这场决战,近八万加拿大人自愿加入太平洋部队,并于1945年7月,在加拿大全国各地的七个民营集结。加拿大海军也调派了13000名海军,60艘军舰蓄势待发。然而,预期的最后决战并没有打响。美国总统杜鲁门做出重大决定,向日本投放了原子弹。第一颗原子弹于1945年8月6日投在日本的广岛——一个十万人口的城市,三分之一的民众被炸死;三天后,第二颗原子弹投向了港口城市长崎。两颗原子弹共造成超过二十万日本人死亡,无数人受伤及留下后遗症。但这两颗原子弹也促成日本政府于1945年8月14日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结束。尾声在六年的二战中,上百万加拿大男女军人走上欧洲前线,为和平和自由而战,其中42000名加拿大士兵阵亡,包括23,000名陆军、17,000名空军、2000名海军、1600名商船队员;另有 55000人受伤。尽管加拿大军队在二战中的贡献明显要小于盟军的主力部队——美国军队和英国军队,但加拿大军人在战争中的表现却同样杰出。用加拿大陆军历史学家的话来说“加拿大强有力的第一流表现令人肃然起敬”。加拿大海军是盟军第三大海军队伍、空军是盟军第四大空中力量,六个师的陆军参加了欧洲战场的多个战役。除了加拿大陆军令人骄傲的表现,加拿大皇家空军在战争中也分担了对纳粹空军进行空中打击的重任,还通过“英联邦空中培训计划”,帮助其他英联邦国家培养了大批空军。加拿大皇家海军则在为盟军登陆部队护航中担当了重要角色,保卫盟军部队躲过潜伏在大西洋中的纳粹潜水艇的突袭,将大部分陆军将士顺利护送上战场。加拿大还在经济上对二战给予了支持,一批新兴工业应运而生,以满足从军需品到机动车辆、飞机、轮船等各种战争供给品的需求,新技术不断创新,也带动了加拿大经济的发展,就业率提高,加拿大也因此制定了“失业保险”(1940年)、“家庭福利金”(1942)。在外交政策上,加拿大扮演了英国和美国间特别重要的联络员角色。在严酷的战争考验中,加拿大的正体逐渐也走向成熟,成为世界共同体中一个声望日长的成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超过一百万加拿大人参军走上欧洲战场,其中包括七十三万一千名陆军士兵、十万零六千名海军、二十五万名空中。另外,加拿大有五万女兵参加了二战。从1945年春天到1946年中,加拿大军人陆续从欧洲回到家乡。对于不少男兵来说,回家心切,但回家路长,特别是在外征战超过五年的老兵,他们还带回了48000名“战争新娘”,大多是英国姑娘,以及22000名在战时出生的孩子。